2010年,全國平均水泥散裝率達到48.1%,比上年末提高了1.83個百分點,比“十五”末散裝率提高了11.49個百分點,平均年提高2.3個百分點。
在日前舉辦的2011中國散裝水泥產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商務部商貿服務管理司副司長張蜀東介紹說,“十一五”期間,全國散裝水泥快速發展,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社會友好型社會作出重要貢獻。
通過結構調整,發展和淘汰并舉,水泥散裝化程度穩步提高。據統計,2010年,全國平均水泥散裝率達到48.1%,比上年末的46.27%提高了1.83個百分點,比“十五”末36.61%的散裝率提高了11.49個百分點,平均年提高2.3個百分點。
水泥散裝化成效顯著
2010年,在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我國散裝水泥產業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
散裝水泥供應量穩步增長。據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10年,全國散裝水泥累計供應量為89805.83萬噸,年增長量達到14521.95萬噸,增長率為19.27%,散裝水泥的增長速度快于水泥增長速度4.61個百分點。
水泥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經過兼并重組,形成了南方水泥、中材水泥等6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規模經濟效應增強。據統計,2010年全國大中型水泥生產企業散裝水泥供應量為74298.7萬噸,占供應總量的82.73%,比上年的80.06%提高了2.67個百分點,比“十五”末的74.51%提高了8.22個百分點。水泥生產集中度的提高,使我國散裝水泥生產供應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增強。
西部地區散裝水泥發展速度增勢加快,區域發展差距逐步縮小。2010年西部地區散裝水泥供應量達20081.21萬噸,年增長量為5854.56萬噸,是東部年增長量的1.48倍,是中部的1.18倍。東、中、西部地區平均散裝率分別為56.87%、45.54%、38.34%,區域發展差距逐步縮小。
“三位一體”協調發展
推廣散裝水泥帶動了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及相關物流配送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形成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三位一體”的散裝水泥發展模式。預拌砂漿和預拌混凝土作為新型綠色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實現資源再利用等方面的優良性能,已逐步被人們所認知和重視。
預拌混凝土行業快速發展。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理事長丁建一表示,我國的預拌混凝土經過多年發展,其生產工藝和技術已經成熟,并在大企業中形成了一套可追溯機制,確保了產品質量。資料顯示,2010年末,全國有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5123家,產能達到29.9億立方米。全年產量實現11.29億立方米,同比增加3億立方米,增長了36.17%,從而加大了散裝水泥的使用量。2010年,生產預拌混凝土使用的散裝水泥總量為35697.34萬噸,同比增長34.86%。
預拌砂漿產能大幅增長。我國的預拌砂漿技術可以說是進入21世紀以后才發展起來的,目前以科研開發、裝備制造、原料供應、產品生產、物流及產品應用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據統計,2010年,全國共有預拌干混砂漿生產企業323家,年設計生產能力6849.86萬噸,全年生產預拌砂漿838.25萬噸,同比增加307.03萬噸,增長57.8%,2010年預拌砂漿使用散裝水泥量為219.12萬噸。
此外,散裝水泥物流裝備設施配套能力有所提高。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秘書長王國群介紹說,散裝水泥物流裝備是實現散裝水泥市場流通的重要物質基礎。近年來,隨著我國散裝水泥市場的快速發展,散裝水泥物流裝備已經成為散裝水泥市場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派生產業,技術作用和市場地位越來越突出。
據統計,2010年全國擁有散裝水泥專用汽車38162輛,裝載量達到116.16萬噸。散裝水泥儲罐達108674個,裝載量為373.81萬噸。此外,鐵路運輸專用罐車5244節,專用運輸船1812艘,集裝箱406個,各種散裝水泥庫39084個。
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研討會上,業界專家們一致表示,“十二五”時期,我國散裝水泥仍然面臨著非常好的發展機遇期,對于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創造了非常好的外部環境。
張蜀東分析認為,從多方面因素來看,“十二五”時期經濟發展的良好基礎,對我國散裝水泥發展非常有利。如重點項目、重大工程的開工,包括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城鎮化建設的加快、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實施,以及建筑行業的機械化、標準化、科學化、專業化水平的不斷提升,這些對于推廣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都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但同時也看到,散裝水泥量、率的增長幅度仍較平緩,與國外發達國家90%的散裝率還有一定差距。
面對機遇與挑戰,未來將如何推廣散裝水泥,張蜀東表示應從以下幾點來總結和推進:
一是進一步推進“三位一體”的散裝水泥發展模式。今后,將在繼續創新和完善的基礎上推進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水泥制品發展的聯動機制,使“三位一體”發展模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是要大力推動農村散裝水泥市場。農村市場是我國散裝水泥發展的重要領域,特別是如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散裝水泥使用率已接近或達到90%以上時,進一步發展散裝水泥的領域應該是廣闊的農村。農村城鎮化的發展,以及新農村建設等很多方面都是散裝水泥發展的領域。目前我國農村散裝水泥率與城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大力拓展農村市場將是散裝水泥發展重要的方面。
三是要不斷創新和完善散裝水泥工作新的方式、方法、平臺、載體。下一步要圍繞“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尋找更多的平臺和載體來推廣散裝水泥,創新和改進施工工藝。如進一步加快散裝水泥的物流配送設施、技術、裝備的創新發展,提高計算機、信息化、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行業的應用。
四是進一步加強法制、標準和規范的建設。建立法規、標準和規范是行業進一步發展、提高水平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地方性的法規、標準和規范,但還要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推動散裝水泥產業再上新臺階。